-
安标国家中心首次实施矿用产品生产企业“三合一”现场审核,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5月30日,安标国家中心正式启动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体系认证+服务认证“三合一”现场审核,并在徐州江煤科技有限公司首次成功实施。通过将安全标志审核发放与其他类认证的企业审核技术的创新融合,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同时取得安全标志和体系认证、服务认证提供了一站式、一体化的专业技术服务,大幅提升了现场审核效率。 安标国家中心融合技术、人员、资质等多方面的要素,通过“三合一”现场审核的方式,真正做到安全标志与多种认证一次审核,从生产制造、管理体系、服务过程多视角评审企业的整体情况,减少了企业对接工作量,显著降低了总审核人·日数,大幅缩减了企业认证时间、人员、费用成本,有效推进被审核单位一体化管理,提升企业技术和管理能力水平。下一步,安标国家中心将不断创新安全标志审核发放与管理体系认证、服务认证、自愿性产品认证一体化工作模式,通过高效优质的多领域、多体系一站式认证服务,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280 时间:
2023-06-09 -
庆祝煤炭工业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召开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煤炭工业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共同凝聚行业发展共识,推动新时代煤炭工业改革开放再出发,不断开辟煤炭高质量发展新境界,12月27日上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庆祝煤炭工业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国家煤监局局长黄玉治,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张宝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纪检组组长赵岸青,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彭建勋、田会、解宏绪、刘峰、王虹桥,纪委书记张宏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嘉琨主持。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 王显政 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国家煤监局局长 黄玉治 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 张宝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 副会长兼秘书长 梁嘉琨 座谈会上,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国家煤监局局长黄玉治,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张宝明,总结回顾了40年来煤炭行业和煤矿安全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形势,对推进新时代煤炭行业和煤矿安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要求;中煤能源集团总工程师祁和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彭建勋、刘峰,国家能源集团副总经理李东,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张勇,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副总经理范宝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葛世荣,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工会主席李向东,兖矿集团总经理李伟,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主任陈养才,陕西省煤炭协会会长朱周岐,分别从不同角度总结回顾了行业各条战线和大型企业40年来走过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各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畅谈了经验和体会,展望了新时代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美好前景。 王显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系统回顾了40年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描绘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平实亲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是我们党开启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必将指引和激励煤炭工业在新时代谱写改革开放的崭新篇章。 王显政指出,这40年,是我国煤炭工业在改革中起步,在开放中发展,在创新中突破,不断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的40年;是一代又一代煤炭人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接力奋进、自强不息的40年。煤炭行业在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贡献突出。40年来,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全国煤炭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煤炭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煤机装备制造实力显著增强,煤矿建设能力跃升世界前列,煤炭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生态文明矿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实现了明显好转,行业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国际合作不断深入推进。 王显政指出,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煤炭行业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是行业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纲领;群众的首创精神是煤炭行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源泉;理念创新是推动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科技进步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人才队伍建设是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行业文化建设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也要清醒认识到:行业发展的理念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工职业健康水平亟待提升,行业发展与新时代职工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增进全社会对煤炭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王显政解读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出,煤炭行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领会精神实质,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煤炭工业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信心;要正确把握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战略转型为主攻方向,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七个转变”具体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正确研判形势,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二是加快推进煤炭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进煤炭高质量发展;三是超前开展“十四五”发展战略研究,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四是深入推进行业对外开放。 王显政最后号召,全行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改革开放精神,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努力开创煤炭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部分原驻会领导、部分协会兼职副会长、大型企业负责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部分煤炭院校校长和科研机构的负责同志,以及煤炭行业科技和教育工作者代表、煤炭劳模代表、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座谈会。
4996 时间:
2018-12-28 -
“江苏精品”,+2!
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旋律”和“最强音”。新的一年,我县坚持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集中精力壮大特色产业,进一步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现开设《聚力产业兴县 护航实体经济》专栏,围绕我县重大项目建设、激活消费潜力、推动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推出深度报道,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 日前 省质量发展委员会 联合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八部门发布了 2022年第二批 “江苏精品”认证获证企业名单 ↓↓↓ 其中 徐州江煤科技有限公司 榜上有名 什么是“江苏精品”认证? “江苏精品”是江苏省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品牌战略的一项开拓性工作,通过对符合高标准、高品质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进行第三方认证,推动形成一批自主创新、品质高端、服务优质、信誉过硬、市场公认的“江苏精品”品牌群体。 一起来认识一下 新增的2家 获得“江苏精品”认证的企业吧 ↓↓↓ 徐州江煤科技有限公司 徐州江煤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控领域的知名企业,现主要生产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矿用应急救援语音数字广播系统、各种救护设备等煤矿井下六大系统、配套产品及井下智能辅助运输系统(单轨吊)系列产品。 公司主营业务国内外累计销售矿山智能装备产品100万台套以上,2022年智能矿山系统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公司第一主打商标“江煤”连续3年获全国矿山安全装备行业内最受欢迎品牌。 此次“江苏精品”认证通过 是对上榜企业的产品和质量的高度认可 希望上榜企业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 不断做精产品、做响品牌、做强企业 为丰县制造贡献更多力量!
589 时间:
2023-03-02 -
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月8日,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务委员王勇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玉治在会上作工作报告。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 王勇指出,在极不平凡的过去一年里,全国矿山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各种困难挑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三个明显下降”。王勇强调,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组建后全面履职的第一年。全国矿山安全监管监察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狠抓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落实,加快推动淘汰退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大力开展智能装备升级改造,加强监管监察执法队伍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以更加扎实有力的工作开创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营造良好安全环境。黄玉治在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以矿山安全监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为抓手,深入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精准施策、狠抓落实,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会议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监管监察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淘汰退出工作不断推进,防灾治灾能力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安全基础不断夯实,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2020年与2015年相比,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5.3%和62.4%,重特大事故起数下降40%,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64.2%;非煤矿山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8.2%和39.2%,重特大事故起数由2起下降到0起。会议强调,尽管近年来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还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不够扎实深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监察效能有待提高、事故教训汲取不深刻等诸多问题,面临矿山产业结构不合理、灾害日益严重、采掘接续紧张、外部环境不确定和人员经验能力不足等带来的安全风险。会议要求,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使命需要新担当。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自觉向总书记看齐、做到“两个至上”,对标对表抓整改、做到“两个不放松”,推动落地见效、做到“两个根本”。要以全面深入细致开展矿山安全大排查为重要抓手,深化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强化煤矿重大灾害超前治理,严格非煤矿山重大风险管控,推进尾矿库综合治理。要以淘汰退出为治本之策,抓好安全准入、淘汰退出、整合提升三个环节,加快解决“多小散乱差”问题。要以智能化建设为主攻方向,实施智能化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智能化技术应用和攻关,不断提高矿山科技装备水平。要以履职尽责为基本要求,创新执法理念和方式方法,科学预判风险,压紧压实监管监察责任,聚焦督促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提高监管监察信息化水平和执法效能。要以强化现场管理为着力点,持续推进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一优三减”和人员素质提升,开展“三敬畏”、“反三违”活动,推进矿山安全基础建设。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发扬兜底精神,敢于动真碰硬,勇于担当作为,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提高监管监察执法能力、落实能力、见效能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干部队伍。会议提出,2021年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有: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确保落地见效;以全面开展大排查为重要抓手,深化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淘汰退出为治本之策,推动矿山安全发展;以智能化建设为主攻方向,不断提高矿山本质安全水平。以履职尽责为基本要求,不断提高监管监察执法效能;以强化现场管理为着力点,持续推进矿山安全基础建设。会议要求,要持续推动科技进步,组织“安全科技进矿区”活动,发布煤矿和非煤矿山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广目录、落后工艺装备淘汰目录。要改革完善矿用安标管理机制,强化矿山装备生产、使用、维护、检测、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安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990 时间:
2022-01-09 -
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月8日,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务委员王勇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玉治在会上作工作报告。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 王勇指出,在极不平凡的过去一年里,全国矿山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各种困难挑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三个明显下降”。王勇强调,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组建后全面履职的第一年。全国矿山安全监管监察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狠抓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落实,加快推动淘汰退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大力开展智能装备升级改造,加强监管监察执法队伍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以更加扎实有力的工作开创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营造良好安全环境。黄玉治在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以矿山安全监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为抓手,深入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精准施策、狠抓落实,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会议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监管监察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淘汰退出工作不断推进,防灾治灾能力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安全基础不断夯实,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2020年与2015年相比,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5.3%和62.4%,重特大事故起数下降40%,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64.2%;非煤矿山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8.2%和39.2%,重特大事故起数由2起下降到0起。会议强调,尽管近年来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还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不够扎实深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监察效能有待提高、事故教训汲取不深刻等诸多问题,面临矿山产业结构不合理、灾害日益严重、采掘接续紧张、外部环境不确定和人员经验能力不足等带来的安全风险。会议要求,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使命需要新担当。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自觉向总书记看齐、做到“两个至上”,对标对表抓整改、做到“两个不放松”,推动落地见效、做到“两个根本”。要以全面深入细致开展矿山安全大排查为重要抓手,深化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强化煤矿重大灾害超前治理,严格非煤矿山重大风险管控,推进尾矿库综合治理。要以淘汰退出为治本之策,抓好安全准入、淘汰退出、整合提升三个环节,加快解决“多小散乱差”问题。要以智能化建设为主攻方向,实施智能化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智能化技术应用和攻关,不断提高矿山科技装备水平。要以履职尽责为基本要求,创新执法理念和方式方法,科学预判风险,压紧压实监管监察责任,聚焦督促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提高监管监察信息化水平和执法效能。要以强化现场管理为着力点,持续推进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一优三减”和人员素质提升,开展“三敬畏”、“反三违”活动,推进矿山安全基础建设。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发扬兜底精神,敢于动真碰硬,勇于担当作为,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提高监管监察执法能力、落实能力、见效能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干部队伍。会议提出,2021年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有: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确保落地见效;以全面开展大排查为重要抓手,深化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淘汰退出为治本之策,推动矿山安全发展;以智能化建设为主攻方向,不断提高矿山本质安全水平。以履职尽责为基本要求,不断提高监管监察执法效能;以强化现场管理为着力点,持续推进矿山安全基础建设。会议要求,要持续推动科技进步,组织“安全科技进矿区”活动,发布煤矿和非煤矿山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广目录、落后工艺装备淘汰目录。要改革完善矿用安标管理机制,强化矿山装备生产、使用、维护、检测、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安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939 时间:
2022-01-09 -
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
人民日报近日刊文,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1年,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构建多产业链、多系统集成的煤矿智能化系统,建成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体系。 根据此次出台的政策,我国将健全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智能化发展长效机制。在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上,对积极推广应用井下智能装备、机器人岗位替代、推进煤矿开采减人提效的煤矿予以重点支持。对新建的智能化煤矿,在规划和年度计划中优先考虑。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不断加快,采煤工作面机器人群、钻锚机器人、选矸机器人和巡检机器人已在煤矿井下应用,目前全国已建成200余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285 时间:
2020-06-24 -
做好煤炭高质量发展
煤炭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能源之一,煤炭行业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稳定供应的重要责任。因此,煤炭交易量的高低成为行业发展的晴雨表。近日,“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大会”在山西太原落下帷幕。会议期间,煤炭上下游企业共签订中长期购销合同13.75亿吨。这个数字有些出乎意外。众所周知,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在目前及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之一的地位很难改变,保持高交易量,似乎顺理成章。但是,目前煤炭行业正处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需求侧变革的关键时期,在改革过程中的波动因素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使得“13.75亿吨”这个数字,显得尤为珍贵。下一步,煤炭行业面临着新形势和更大挑战,如何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质增效,进一步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助力智能煤矿建设,实现煤炭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使煤炭开采逐步由“人力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型;从原煤生产向商品煤、洁净煤转变,一方面要完成产业升级与产业链延伸,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在保障生态环境上下功夫,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变,大力推进煤矿掘进、采煤、运输等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不断支持煤机装备企业联合科研单位进行关键技术攻关,使煤炭生产进一步向“智能驱动”靠拢。从降低安全事故向职业安全健康转变,要坚决退出落后和不安全产能,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严把安全关。山西作为煤炭大省,先行先试,责无旁贷。近年来,山西从世界能源发展大势和新时代国家能源战略全局出发,坚持转型发展,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推动能源变革,煤炭推进“减”“优”“绿”成效显著,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转型发展态势更加强劲。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入开展煤炭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持续推进,煤矿智能化发展顺利启动,煤炭国际合作不断加强等一系列利好因素显现,煤炭行业一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
283 时间:
2020-03-16 -
首席质量官制度
261 时间:
2019-04-20 -
企业质量信用报告
316 时间:
2019-02-26 -
企业文化和方向
233 时间:
2019-01-23